疾病真的會突如起來產生的嗎?為什麼有的人平時身體好好的卻突然病倒了?
原因其實很簡單。
最近幾天跟前同事,還有一些老同學吃飯閒聊,偶爾聽到這樣的事:
“張經理最近剛剛升為副總,沒想到前幾天突然暈倒了,大汗淋漓,送到醫院一檢查,是急性心肌梗死,差點要了小命。這人平時挺敬業的,沒想到關鍵時候得了這樣的病,唉!”
“我們社區的李伯剛退休,一直都很健康,這天準備去外面鍛煉身體,突然感覺一側胳膊、腿不聽使喚,說話也不清楚,還流了口水,醫院一查是腦梗死。你說奇怪不,上班時候好好的,退下來反倒病了。”
“咱們班那個煙槍老崔,吸了20多年的煙,每年檢查身體各項指標都好,這幾天感冒咳嗽,痰中有點血絲,去醫院檢查,發現肺上長了一個瘤。”
這樣的場景在我們生活中屢見不鮮,不光當事人自己,身邊瞭解他們的親戚朋友,心理上都難以接受患病的結果。
身體平時好好的,怎麼突然就……
大家通常在唏噓感歎幾句之後,就會轉移話題。很少有人認真想過這樣的問題:他們真的是突然得病的嗎?真實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?
健康不等於沒有疾病
慢性病在體內從發生到突然發病或是被檢查出來,是要有一個過程的。這個過程有長有短,根據每一個人生活環境、遺傳、體質、飲食、吸煙、飲酒、睡眠、精神狀態不同,發生發展會有差異。
但有一條可以肯定的,這些疾病都是在體內隱性發展達到一定的程度,機體沒有力量抵抗疾病的發展,保護功能越來越小,疾病積累到一定程度超越了防禦機能,進而發生的。
人體的各個系統、各個器官每時每刻都在盡職盡責地守護著我們的健康,任勞任怨。它們會讓身體盡可能地保持一個良好狀態,讓你感覺不到不舒服、難受。
即使我們身體的某個器官已經患病,它不會給你請假,仍然帶病工作,有時候也會發洩不滿,可惜你沒有讀懂它的語言,壞習慣照舊,也不懂得怎樣保養與維護它。
直到有一天,它再也無力堅持了,你才感覺到它生病了,這其實已經很久時間了。
所以說,健康不等於沒有疾病。
看似突然的生病其實一點都不突然。
如果培養疾病的土壤一直存在,不斷地給土壤裏施加各種肥料,發生疾病只是時間早與晚的順序變化,是一種必然的結果。
肺部的腫瘤,從發生發展到醫學手段能夠檢查出來,一般多在10年以上。在沒有檢查出疾病之前,沒有任何症狀,沒有不良反應.對日常生活毫無影響。
原因是,肺把所有的問題都自己扛了,可謂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。
可是主人不知道心疼這個忠臣,持續給腫瘤以惡性助推:吸煙、生活不規律、熬夜,結果助長了腫瘤加速生長。
如果我們吃到第10個包子吃飽的,前面9個包子就白吃了嗎?
在慢性病發生後隱性生長階段,還沒被發現,那麼你能說這個人是健康的嗎? 應該是一種帶病狀態,未被發現而已。
同樣,幾十年的高脂飲食,缺少運動,經常應酬,過度緊張勞累,這些都是培養心血管疾病的肥料。種瓜得瓜、種豆得豆,有這種環境和土壤,那麼就有充分的條件患上這樣的病。
很多動脈粥樣硬化持續幾年,多在比較嚴重的階段,才會發生心血管事件;腫瘤君也不會突然造訪、快速生長,短時間變大;同樣,心腦血管也不會突然阻塞。
所謂慢性病,就是指需要一個長期形成過程的生活方式病,是我們自己培育的疾病。
如果我們平時重視細節,養成好的習慣,再加上適當用飲食養生調理,就能減少悲劇的發生。